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上各民族如何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整体?如何看待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历史观点?我们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上问题,将在本课程中得到解答。本课程注重史论结合,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四个维度出发,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版块。理论篇: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阐释中华民族的内涵、结构和属性等重要内容。历史篇:讲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伟大中华民族的历史叙事,阐明中华民族是相互依存、多元一体、高度凝聚的共同体。论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立自新走向自信自强的辉煌历程。现实篇:阐述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思路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成就和新路向。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阐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探索文明之间的相处之道。实践篇:立足校地共建、校企共建,融入当地少数民族工作特色实践,呈现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风采,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文化认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识,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
所属专业:公共选修课程
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时安排:32
开课时间:2025-01-15 00:00:00-2025-05-01 00:00:00

1开课期数

0知识点

0技能点

61教学资源

3428选课人数

开始学习 收藏课程
  • 课程概述

    课程标准

    学习指南

  • 模块一 理论篇章

    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模块二 历史篇章

    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 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第四讲: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演进(夏 商周时期)

    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秦汉时期)

    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

    第八讲: 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

    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

    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稳固壮大(明朝时期)

    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第十二讲: 国家转型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1840—1919)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新选择(1919— 1949)

    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新纪元(1949—2012)

  • 模块三 现实篇章

    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12—)

    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模块四 实践篇章

  • 期末考试

    2024-2025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简介

教学团队
葛光明
教师|暂无
暂无简介
查看更多
刘青云
教师|暂无
暂无简介
查看更多
陈晓珍
教师|暂无
暂无简介
查看更多
袁剑锋
教师|暂无
暂无简介
查看更多
韦怡
教师|暂无
暂无简介
查看更多

知识图谱

能力图谱

HI!AI助手已上线,陪你解锁知识,有需要随时喊我~
AI助教
依托课程资料智能问答,快速匹配知识点并解答
资源推荐
关联学习情况,智能推送课程资源与拓展补充内容






    京公安网备11010502050899号 Copyright © 2022-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74418号-6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